霓虹序列修改器免费下载是一款极具实用性的游戏辅助工具,此款修改器内容丰富多样,能够帮助玩家在游戏中更加得心应手。在游戏过程中,玩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,规避画面上出现的各种障碍物。同时,还要精准掌握按键时机,把握好节奏感。无论是何时按下按钮,还是控制节奏的快慢,都至关重要。对于喜欢挑战自我的玩家来说,这款修改器绝对不容错过!
霓虹序列修改器免费下载功能
F1+1 超级加速模式
F1+2 子弹时间效果
F1+3 开启终结/律变修改
F1+4 终结技能能量迅速积累
F1+5 律变能量不减或快速增加[莉莉娅专属]
霓虹序列特色亮点
快速获取各种增益效果,战斗能力将大幅提升。每一次的奖励都将带来一次完美的成长机会。
全新打造的射击游戏,拥有独特的视觉风格设计,每次冒险都有新颖的内容等待解锁;
探索独特的通关策略,解除伊兹身上的诅咒枷锁,助力伊兹达成改变命运的目标。
操作方式简单直观,无需繁琐的说明指导。通过模拟虚拟按键与摇杆,让玩家轻松上手。
关卡难度逐步递增,需要快速提升实力才能跟上游戏节奏,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前行。
霓虹序列优势所在
众多技能可供学习掌握,为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精彩战斗体验;
不仅要牢记按键时机,还需精准把控节奏韵律。
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活动,获得不同的动作与技能组合,灵活应对各类敌人挑战;
只有精准掌握每次节奏变化,才能顺利闯过一关。
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游戏世界里,装备强大的武器装备,迎接更激烈的挑战考验;
《霓虹序列》:深渊的电音旋律,心跳的战斗节奏
是否热爱一款节奏鲜明的游戏?所谓节奏鲜明类游戏的核心,在于通过战斗、辅助等多方面串联,形成一个完整的游戏体系。而当玩家沉浸其中时,节奏便自然浮现。今天要介绍的《霓虹序列》,正是这样一款有着独特节奏感的作品。
厄鸣源自深渊回响,电音穿越云霄降临
在本作构建的世界观中,存在着两种声音:一种是来自未知鸣渊的厄鸣,另一种是觉醒后的回响者演奏出的强电音。
厄鸣将塞拉斯大陆上的大部分生物转化为不死怪物,80%的土地沦为死亡禁区。而灾难中幸存并觉醒的人被称为“回响者”,他们能发出对抗厄鸣的电音,这种波频碰撞产生的强大能量可与每位回响者融合。
融合后的力量不仅能够斩断钢铁,更能消灭“不死”。身怀序列之力的英雄们建立了一座电音之城,为了阻止厄鸣传播,也为了寻找生存的新希望,他们展开了反击之战。玩家将扮演小队队长“异瞳”莉莉娅,奏响属于自己的超强音符,斩断不死,消除厄鸣。
美术风格上,不少玩家初次接触本作时可能被莉莉娅的立绘吸引,但进入游戏后会发现角色建模多为Q版“大头小人”式设计,从主角莉莉娅到据点伙伴均如此。敌人虽然造型棱角分明,但在整体风格上依然未能脱离大头娃娃建模的大框架。
这种可爱风格的建模深得人心,但从另一方面看,这种Q版风格更像是手机端游戏常用的建模方式,可能无法完全展现一些玩家期待的玩法和内容。
我们知道本作卖点在于节奏二字,但从旁观者角度看,战斗过程不过是两个Q版小人互相攻击,尽管有酷炫特效加持,整体效果仍稍显不足。
唯一打破这一框架的设计似乎是每关的关底BOSS,从第一关的机甲敌人到后续的蛟龙形态敌人,与它们的战斗成为本作内观赏性最强、场景布置最宏大的部分。
音符跳跃于刀尖之上,强音诞生于心中深处
尽管节奏贯穿游戏始终,但实际体验中我能感受到制作组想呈现的强节奏效果,却难以真正体会到理想的节奏感。战斗体验并不差,但也未达到出色水准。
战斗操作方面,除了基本移动和攻击外,还能施展常规技能、律变技能、终结技和超闪技能。
先说超闪技能,这是我认为与节奏感最为契合的技能。玩家在敌人攻击即将命中前一刻进行闪避,即可触发超闪技能。此时玩家会瞬移到敌人侧方发动攻击,并进入“霓虹状态”,该状态下主动攻击伤害提升,所有额外加成也会激活。
无论面对何种攻击,都可以使用超闪技能化解,且施展时会有短暂动画效果。尽管闪避存在冷却时间,但这种冷却反而成为玩家心中的节拍,在敌人攻击来临瞬间闪身而至,随后一刀毙命。
面对多位敌人时频繁使用超闪技能,可将战斗体验推向高潮,当然前提是玩家能准确把握时机,否则可能中途暴毙。
攻击命中敌人后会积攒能量,律变技能和终结技的发动前提就是能量的积累。相较终结技,律变技能所需能量明显较少。以莉莉娅为例,律变技能发动后可在能量耗尽前将闪避变为造成伤害的冲刺,其他角色的律变技能各有不同。
终结技威力毋庸置疑,高额伤害注定是取胜关键,但在无任何加成条件下,玩家在一个大关内可能只能积攒满一次或两次终结技释放机会,且同样会进入上述提到的霓虹状态。
普通技能因冷却短且威力不俗等特点,应该是玩家最常用的技能。超闪发动虽有受伤害风险,但普通技能无此风险,用该技能命中普通敌人后可对其造成短暂控制效果,开局一个技能配合几次普攻可谓无往不利。
此外,普通技能也有节奏感存在。右下角的普通技能图标有自己的节拍,最恰当的节拍时释放此技能可获得完全不同效果,其攻击伤害、范围均有显著提升。
除了超闪和普通技能外,其他任何技能都没有太强的节奏感,这表明本作的技能设计在这方面有些欠缺。
除战斗技能外,本作其余内容基本都与肉鸽元素相关,包括关卡设计、敌人类型数量、霓虹序列获取、律动链接和律动武装特殊效果,以及道具种类和关卡奇遇等各方面都突出了随机性。
这些内容对熟悉肉鸽类游戏的玩家来说无需过多介绍,已在其他游戏中以多种形式见过。基于上文提到的节奏感缺失等因素,如果玩家不太在意节奏二字,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。
总结
节奏感虽是《霓虹序列》的核心,但从人物技能到成长方式来看,所谓的节奏感似乎有些薄弱。节奏感在《霓虹序列》中无处不在却又与人物本身格格不入。对于游戏体验而言,我可以给出正面评价,但从节奏角度来说,实际体验并不理想。
《霓虹序列》国游评测:48元的价格,真的值吗?
之前我们聊过一款以AI ChatGPT为噱头的国产独立游戏,PV视频彰显开发人员的独特气质。近日,本作正式发售,Steam售价仅为48元,说实话即使是试玩版本的表现,这个价格也大大超出预期。
害,48块钱你早说呀
一款3D建模、耗时三年、由成熟团队开发的游戏项目,这个首发价格真的能“回本”吗?还是说为爱发电,“交个朋友”?要知道,目前国产单机和独立游戏售价已很大程度上逼近同体量国外游戏,不再是当年的“情怀保护区”。当然,对玩家而言,实惠永远不是坏事,不妨再次推荐这部接地气的佳作,看看是不是真的“加量不加价”。
在当前国产游戏生态下,经历了2022年的低谷以及一系列因规避法律风险而自我牺牲的“擦边球”国游,市场信心大受打击,国内玩家购买国产单机的意愿反而不如2021年。显然,此时继续推出沙盒修仙或换皮卡牌游戏已不再讨喜。2023年发售的大多数国产独立游戏,创意集中在去年意外走红的《吸血鬼幸存者》、“幸存者”Like类玩法上,创意匮乏不说,像素风格、Low-Poly和2D平面设计早已让人审美疲劳。
《霓虹序列》选择更为传统的方式——横版平台动作Rogue,但在各方面提高了精细程度:3D建模高清画质、完整角色素材人设、丰富可玩性设计,当然还有完全没有“涨价”、与2016年国游市场相当的售价,让玩家真正感受到开发团队的诚意。
另外,在上周官方发布的《制作人的信》中,提到了“万物皆可肉鸽,是否也意味着以肉鸽为核心,可注入万物?”这需要两方面思考:首先是Rogue玩法承载上限在哪里?融合大量要素的Rogue游戏是什么样子。第二则是开发团队能否实现这个愿景,做到真正的“加量不加价”。
动作游戏的基因
《霓虹序列》采用了2.5D形式,2D玩法搭配全3D建模场景,人物角色骨骼动画完全按照3D动作游戏逻辑设计,包括Q版小人的战斗动作、敌人的受击反馈等,体验上与动作游戏无异。
各种收招动作
可以看到,主角用连招每一式结尾时,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收招动作,这在一般Rogue游戏中并不常见。很难说本作是在Rogue设计上加入完整ACT体验,还是把ACT游戏改成了Roguelike,或许更是开发团队的习惯,ACT少了这些细节就浑身难受,高规格开发水准保证了本作卖相极为出色。
有出招表,这才是正确的味道
即时操作的动作玩法给了Rogue游戏最大变数,我们期待在一遍遍尝试中看到不一样的体验和经历,而翻滚腾挪的战斗正是难以复现和重复劳动的一环。游戏设计了多达400个关卡模块,同时还有30余种敌人的排列组合,让每次“踢门”都面临不同应变。目前公布的三个角色代表了闪避反击、远程牵制、近战压制三种动作游戏策略,可通过Build构筑在后期形成不同维度个性打法,相信未来更新中,在搭配角色系统的开放性上,官方还能设计出更多维度和创意。
同时,在深度上,本作“困难难度”会在首次通关后解锁,不同于简单的数值堆叠和对我方削弱,动作游戏血统体现在难度梯度设计上。敌人在高难度下会开放更多强力招式,高难度下我方货币掉落量也会提升,在有限的“抓卡”次数下得到更高组合强度,以及更高操作要求,进一步增加游戏重复可玩性和性价比。
高难度下,Boss在扇形弹幕后又加入垂直方向闪电,需玩家临危不乱
动态Perk Building
一般游戏数值考虑边际效应,例如减技能CD时间这个词条,当-80%上升到-90%,带来的提升是十倍。我们会发现,叠得越高,属性收益呈指数级上升,所以游戏都会有一个冷却时间叠加上限。但Rogue设计不用考虑平衡性,玩家正希望能获得更多夸张数据提升,于是经常出现被“玩坏”的场景,呈现逆边际效益或边际效应递增设计。
然而这种叠加很多时候导致乏味,它突破了游戏玩法所能承载上限,如果我们让俄罗斯方块下落速度变成0,恐怕也就没人再玩了,或者每次游玩只需要重复抓取一个属性即可,反而抹杀Rogue游戏可能性。
因此,本作解决方案是同时给予玩家自由度和限制,设计多个不相交系统,允许玩家同一方向叠加,但也不会触碰单个数值极限。
霓虹序列:每个房间玩家有机会扩编自己序列树,提供逻辑层面输出手法,是背后攻击触发暴击,还是跳跃进场群体冰冻控制,抑或用闪电链和火球术造成眼花缭乱硬直,甚至可以召唤小弟慢慢磨死对手。
“霓虹序列”道具可直接三选一精确构筑
律动武装:替换角色操作手感,对应动作游戏玩法,替换招式后,角色可有各种技巧,搭配游戏可伴随背景音乐节奏打出进阶技能隐藏设计,玩家也可在熟练连招层面上不断累计操作分数。
蓄力时周围敌人恐惧的设计还挺有趣
律动链接:这部分提供每局游戏完全不同Buff组,为上述输出手法及操作手感大幅提升数值,可以看到,占领一个Buff格后,可获得多达35%元素提升,拿下一阵列效果更是惊人。如果一局游戏中,横排、竖列和交接位置三个Buff巧合组合成一系列提升,那么玩家就有“天胡”可能性,在“抓牌”推进中有意往这个未知但可预测套路前进。
显然这一把就要围绕烈焰序列展开,抓卡满足其他buff生效条件
更有趣的是,这个Buff组点亮关系可在单局游戏流程中随时变更,兼具运气和策略,让玩家在一把“天胡”通关后难以忘记这种体验,也会在冒险过程中时常有“这一把还能抢救一下的感受”,令人着迷。当如此多变数和玩法加入到一个Rogue流程里,《霓虹序列》每次通关都超出玩家预计。
轻商业、重故事
玩法之外,在商业变现和叙事方面,是Rogue品类整体缺陷,许多游戏会沦为一次性消耗品。
目前游戏行业三种增值方式——内购、广告和DLC,对Rogue游戏都不太合适。如果可以内购装备,那么玩家出身便是一身神装,失去Rogue玩法刷子乐趣。广告变现手法则需要超多玩家人数,需要依赖社交PVP、病毒营销等手法实现,不适合单机游戏。最后只剩买断制更新+DLC销售形式,这就需要每次DLC版本都为玩家带来感官差距很大变革,成功例子往往如此。为一款成熟的Rogue体系增加颠覆性变化,着实是戴着镣铐跳舞。
难以叙事是另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,因为Rogue自带轮回挑战元素,在故事上很难让人理解这个死去活来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。往往编织出一个时间和空间都不绝对舞台,通过大量“碎片化叙事”,去解决不同时空下事件逻辑,让玩家自己猜。
《霓虹序列》尝试将这两个缺陷合并解决,那就是为游戏增添长线剧情,在目前版本中,主角音律小队会在第一次到达关卡阶段时进行一系列剧情演出,引领玩家揭开这个由电音组成世界背后的真相。然而故事到Stage 3结尾戛然而止,留下许多不解,当然并不是故事烂尾了,游戏中的各种伏笔已经展开,后续更新中,开发团队就会围绕故事做文章,伴随着主角冒险进度和战斗展开,来设计更多Rogue元素与地图,我们依旧可以对本作后续内容有长线期待。
小人真的很用心
为此,制作组对游戏美术设计进行了大量包装,可爱角色、丰富个性,以及电音可视化设计,相信大家也会在实际游玩中切实感受到,相关部分我们在月初第一篇文章里详细提到过,也欢迎大家移步探讨。
总结:
从产品力上,《霓虹序列》是一款希望大力出奇迹的作品,开发者为游戏内容倾注许多小创意,也将其他许多Rogue要素纳入进来。而从营销层面,主打“好玩不贵”、“性价比高”,相当契合目前国游单机市场,我们需要更多信心和品牌价值,需要在这片国人的自留地上投入更多耐心和热情来恢复重振。
超高性价比背后,是国内“二游”热潮下,终于有人将它带到国产独立游戏领域,终于有人以当今年轻玩家对二次元题材口味来设计一款单机游戏。在五年之前,我们很难想象能够有一款完成度如此之高的3D动作独立游戏。而更令人惊喜的是,即使到了今天,我们也很难想象这一顿饭价钱能在抽卡手游里换到多少游戏体验。当然这也就是《霓虹序列》核心优势,它仿佛是一款穿越时空的游戏。
无了,再来一把
层层加码的美术、精致的战斗,还有不错的重复可玩性,《霓虹序列》展现出了远超于其售价之上的质量。如果玩家希望体验一个要素丰富、卖相优秀的小体量佳作,本作将会是闲暇之余,在电脑前进行一场“手指体操”的最佳选择。